抗震设防类别怎么划分
1、目前来说有四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以及标准设防类及适度设防类,不同的工程,在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建筑进行防震设计,以保证安全性。
2、抗震设防类别有四类,分别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及适度设防类,都是可以预防一定的危险性。
什么是抗震设防
1、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让建筑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所以会设计在内,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施工和设计来说,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其中包括,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3、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等因素,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4、抗震施工也是十分的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必须提醒起来,上述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都必须认真进行。
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柱梁楼芯)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X180mm。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应沿高每500mm设置水平拉结钢筋和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
(4) 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
(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 x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 x 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
(2)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3)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4)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5)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 m的基础圈梁相连。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因素
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抗震设防烈度7度属于几级抗震
这种情况属于四级抗震。正常情况下,房屋的抗震等级可以分为一到四,四个等级,不同等级所代表的抗震效果是不同的,具体情况需由设计人员技术相关数据。另外,因为房屋的抗震等级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房屋的总高度、房屋的结构类型以及设防烈度等等,所以具体情况要以实际为准。
房屋怎样修建才能抗震
1、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需要选择不容易下沉,且地势平坦开阔的位置,这样房屋在建成以后,更加稳固,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
2、在建房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地震产生的危害,然后合理控制房屋的密度,据专业人士介绍,房屋与房屋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房屋高度,有条件的,建议大于房屋高度1.5倍。
3、在建造房屋的时候,一定要做专门的抗震结构方案,这样才能保障房屋的抗震效果。通常情况下,房屋建议采用矩形或者方形的方式布置,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圆形的平面布置。
4、为保证房屋的抗震效果,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凸起的屋面以及女儿墙,否则可能破坏房屋,影响房屋的抗震效果。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有哪些
1、特殊设防类
它所指的是需要用到特殊设施的建筑,也被称之为甲类。例如一些关系到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还有就是发生地震时,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灾害等建筑工程,这些都必要有特殊设防。
2、重点设防类
它所说的是,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所使用功能不可出现中断,或是被中断需要尽快恢复的相关建筑,被称为乙类。
3、标准设防类
所指的是大量的且不包含1、2、4款之外,按标准要求设防的一种建筑,属于丙类。
4、适度设防类
指的是使用的人员非常少,并且震损不会导致次生灾害的一种建筑,被称为丁类。
建筑类别怎么划分
1、若是按照使用功能,可划分为:民用建筑(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工程规模分类:有展览建筑、博物馆、剧场、电影院、体育馆、游泳馆、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幼儿园、仓库。
3、按规模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4、按设计使用年限划分:1类建筑,年限5年。2类建筑,年限25年。3类建筑,年限50年。4类建筑,年限100年。
5、按耐火等级分类:有1级耐火建筑,2级耐火建筑,3级耐火建筑,4级耐火建筑。
6、按抗震设防分类:有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丁类建筑。
7、按节能设计标准划分:甲类公共建筑,面积大于500平米。乙类公共建筑,面积小于300平米。